外卖库创始人孟超:从免费和公益做起

外卖库创始人孟超:从免费和公益做起

在日常生活中,因为工作忙碌无暇出去吃饭或者因为慵懒我们不想出门,这时候常常会想到上网订外卖;走在路边常常会反反复复收到附近几家外卖店的外卖订餐单,多遇到几次就会有些不情愿接了,因为已经吃腻了,不接又会显得不礼貌。

这种普通的情况,也曾发生在三个从清华毕业的80后的人身上。但他们不是唉声叹气几声就算了,而是决定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外卖网站——外卖库,为消费者提供就近的外卖店订餐信息,于店方或者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免费的信息网站。

今天记者专访外卖库联合创始人之一孟超,详细了解这三个清华人的创业故事,了解外卖库的创业过程、商业模式。

外卖库联合创始人照片(人物从左至右:罗晟 孟超 赵珏映)

 

记者:在旁人看来你们都是出自名校高学历,如何舍得早前优越的工作环境和待遇?现在这个创业项目未免显得有些大材小用了?

 

孟超:我们就是在创业,选了这件事就去做。如果总是去考虑这件事最后做不好或者怎么样,那你就不要出来创业。我留在清华多好,当初我毕业后是留校的,工作压力也小,相对来说社会地位也还好。

我们一直就是想一起做点事儿,但没有遇到特别合适的机会。毕业后各自都先工作了一段时间。在工作期间我们也常联系讨论有关创业的事情。最终我们还是辞掉了工作,准备一起做项目,在做项目的过程中,偶然有了做“外卖库”的想法。

所以,其实我们是在创业的过程中转型做了现在这件事。因此,这个冲突不在于创业和工作之间,而在于这个创业和我原来的项目之间。

记者:三个创业者是如何走到一起的?

孟超:我们三个都是先后从清华大学毕业的,我读书期间的时候,发起成立了一个协会 ——清华大学学生交流对外协会,到现在为止这个协会每年都是清华的十佳协会之一。生物系(本科)的赵珏映和机械系(研究生)罗晟两个人是协会里的成员,所 以我们很早就认识了。在校期间,经过长期相处,久而久之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。其实我们读书的时候就有创业的想法,希望毕业后还能一起做点事

记者:你们当时是如何构思这个“外卖库”的?

孟超:三年前,一天晚上我们三个人加班到了很晚,突然想吃外卖,在网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满意的外卖信息。我们就想,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做一个这样的网站呢?像我们这样,没有找到合适的外卖网站的人一定还有很多。

据我们了解,2000年开始就有人开始做这种网站。但他们都是在做代人订餐的模式,你(消费者)在他们网站上下单,网站的人再跟外卖店联系,然后外卖店给你送餐。而网站的盈利模式就是通过这种下单的方式,跟外卖店抽成。

但是现在他们基本上都做死了。所以我做的跟他们的不一样,我们不下单,这就是我们能活下来的基础。

记者:确实,现在市场上并没有出现很有名的外卖网站,你认为导致他们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?外卖库与其他外卖网站的盈利模式有哪些方面的不同?

孟超:抽成的模式看起来很美,实际做起来很苦难。

你(网站)一个月帮我卖出去两千块钱,理论上来讲我应该给你两百块钱,但百分之八十的人(店方)是不给(网站)的。因为在店主看来,两千块钱并不是卖出了很多,甚至还有一些订单无法送出或被退回,这最终就导致网站和店方结算起来非常麻烦。

其次,其他的外卖网站的经营成本是比较高的。比如关于合作或者订单时,需要跟店方反复沟通确认,以及应对消费者对店方的一些投诉。

但实际上,你(网站)跟店方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很弱的,轻一点是你收不到提成的钱,严重的情况是你给他订单他还不一定给你做,因为店方有时候忙不过来可能就不做不送。

当店方不是很配合的时候,网站只好选择不把这个店放上去。但问题是,大部分人(店方)不配合你,结果你网站上的店就会越来越少。

我记得,2010年的时候,我们查看网上的外卖网站,当时在我住的附件就只上线了两家外卖店。而实际上这附近可能有50家外卖店。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,第一网站上的这两家我不爱吃,第二我已经吃腻了。那怎么办,这个外卖网站对我已经没有用了,我就不会选择再用了。

可是明明这周围就有五十家店,但是这些网站没办法把剩下的这四十八家店放上去,因为这四十八家店他(网站)控制不了。

所以,我们选择了现在这种方式,把这五十家店全部提供给像我这样的用户。你(用户)自己去挑自己去订餐,我们只是把信息给你,我不做你的传声筒,我也向店方不抽成,甚至很多外卖店都不知道我在帮他们。但是这些都没关系,我第一步先做用户。

至于将来我赚钱的方式,可能有很多。

我相信一点:每一个用户,对于这个订餐网站来讲,他带来的价值是一定的,假设说, 用户通过一家代订餐网站的模式向一家餐厅订了一百块钱的外卖,理论上你(店方)应该给那个网站十块钱,而现在他(用户)是通过我(的网站),用电话的方式 直接跟你下单订了一百块钱的外卖,换句话说,你愿意给之前那个网站10块钱,你也会愿意给我那10块钱,因为用户是通过我才找到你并订餐的。

只不过在这个阶段,我没有通过任何一种方式去把这10块钱变现,但用户通过这个渠 道创造的价值是一定存在的。所以,我现在第一步是先要把这个价值做大,因为只有当我这五十家店都上来了,才会有更多的用户用。你只有两家用户的时候,可能 就只有20人浏览,但同样的你有五十家店可能就有五百人上来看。这个是我追求的目标,所以要先把用户做起来。

我们相信每个用户背后带来的价值是一样的。只是有的人先把这个价值变现了,但提前把这些价值变现的同时,你的成本也会上升,还有你扩张的速度、你的规模是上不去的。因为很多店不配合你。

我们现在就是先追求用户量,当用户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,我会有方法把它变现的。

记者:偶然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,怎么确认这个项目会有市场前景?

孟超:我们下一步去做的就两件事,第一我们要去确认市场上到底有没有外卖网站,是我没找到还是真的没有。那时候,我们调查结果是很少,而且不是我们想要的那种外卖网站;第二件事就是确认究竟有多少人需要吃外卖,只要他吃外卖他就会有这种需求。

后来做市场调查,我们就去附件能找到的外卖店,跟人家的老板聊。因为我知道卖方我就知道市场,假设我找了一百家店,平均下来一家每天能卖出去80份,我只需要算算北京有多少家店,我就能知道北京有多大事市场。我们调查来看,外卖需求是很大的。

记者:网站从上线发展到现在,经历了几个阶段?

孟超:从2010年三月份上线,到现在一年半了。去年7月份,我们获得了第一笔天使投资,今年8月份我们决定转型,将重心放到移动互联网上,我们觉得是找到了一个更高速度更低成本的商业模式。

我们是在8月份决定往互联网方向转,10月8号我们正式上线了APP。在APP上 线之前,我们大概有北京的七千家外卖店的数据。但是APP上线以后,我开始向其他城市发展,一个多月时间里,在其他三十多个城市增加了两千多家外卖店数 据。而之前我是花了一年半的时间,只在北京做成了七千多家外卖店的数据。

记者:这个数据为何增长这么快?

孟超:原来我这里人多,我需要派出劳动力,到街上去寻找外卖店把数据拿回来,那样成本也比较高。但现在不用了,我只需要在家里等着就行了,等着用户自己把数据上传给我就行了。但是,我有付钱给用户。

用户在餐厅/外卖店吃饭的时候,用手机拍下一张店里的外卖单并上传给我们网站,只要证明这张外卖单是清晰的,同时上面的信息是我们网站目前没有的,那我们就付给用户两块钱。

这两块钱用户可以提到自己的支付宝里或者,我们有一个公益合作伙伴——免费午餐,是由邓飞发起的那个公益,用户也可以选择捐赠给“免费午餐”。由我们网站替你(用户)把这两块钱打过去,之后用户会收到一条短信形式的电子证书。现在已经有很多用户在用这种方式捐出两块钱。

这其实是一个很小的事,平时大家也想不起来捐钱,有了这样一个平台,把举手之劳挣得的两块钱捐出去也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。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想法,在创业的时候最好能够跟公益相结合。

记者:为何没有在更早的时候去尝试APP?

孟超:其实,在去年上线不久后,就不断有朋友或者投资人向我们建议,在移动互联网做一些尝试。但我一直没有想好,怎么做能做好,一直到今年8月我们终于想通了。

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工具,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改变。比如我认为我们的APP就是充分利用了移动互联网的两个特性,一个是位置,你在哪里我就告诉你周围有哪些外卖店,一个是照相,你可以上传外卖单给我。

不是移动互联网好,就每个人都要去做这个事,做移动互联网就一定能做好。当时是有很多问题、在很长时间里困扰着我们。当时我们认为,用户叫外卖时基本上不是在家里就是在办公室,面对的应该就是PC,相对于手机,这时候PC应该更方便。还有很多,都是我们的顾虑。